DB4205∕T129 -2024 中药材 湖北贝母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宜昌市)
ID: |
54970570FDEF4B4181D7A7E969CCCC97 |
文件大小(MB): |
0.24 |
页数: |
10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65.020.20 65.020.20 65.020.20,CCS,B 05 4205,宜昌市地方标准,DB 4205/T 129—2024,中药材 湖北贝母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Chinese Medicinal Herbs Code of practice for Ecological cultivation of 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 in Forest,2024 - 05 - 27发布,2024 - 06 - 28实施,宜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4205/T 129—2024,I,目 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 1,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 ...1,5 选地 .. 1,6 栽植 .. 2,7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 ...2,8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 .. 2,9 采收与储运 采收与储运 采收与储运 .. 3,10 生产档案 生产档案 生产档案 ..3,附录 A(规范性) (规范性) (规范性) 农事活动记载表 农事活动记载表 农事活动记载表 ..4,DB 4205/T 129—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中药材产业协会提出,本文件由宜昌市农业农村局归口管理,本文件起草单位: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中药材产业协会,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段媛媛、易礼美、李孟瑶、郭晓亮、黄晓斌、王陆青、李康琦、王小勤、易开泰、向晨琛,DB 4205/T 129—2024,III,引言,近年来,中药材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药粮争地矛盾日益凸显,林下生态种植成为最佳选择之一。目前,宜昌市的湖北贝母种植面积约1333公顷,多为大田种植,而厚朴、黄柏、杜仲等木本中药材林地在6667公顷以上,拥有丰富的林下空间用来种植湖北贝母,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中药材产业协会联合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对在厚朴、黄柏、杜仲等木本中药材林下空间种植湖北贝母林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湖北贝母林下生态种植方法,对防止耕地“非粮化”、盘活木本药材林下经济、提高湖北贝母产量和品质,具有巨大推广潜力,DB 4205/T 129—2024,1,中药材 中药材 湖北贝母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 湖北贝母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 湖北贝母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 湖北贝母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 湖北贝母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湖北贝母林下生态种植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地整地、种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本文件适用于宜昌市湖北贝母林下生态种植,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湖北贝母Fritillariae Hupehensis Bulbus,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的干燥鳞茎。 林下生态种植,利用林下特有环境与中药材生物学特性相耦合,以及林下生物多样性相生相克的原理,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生产高品质中药材的栽培模式,4 产地环境 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 土壤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5 选地,DB 4205/T 129—2024,2,宜选择海拔 800 m~2000 m 、土壤疏松肥沃、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厚朴、黄柏、杜仲等人工林地,6 栽植 栽植时间,湖北贝母采用鳞茎繁殖,每年6月中下旬收获后即可移栽,不应晚于9月中旬,宜随收随栽。 种子选择及处理,选择健壮饱满、无病虫害鳞茎,用0.3 %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 min,捞出沥干。鳞茎较小的整个留种,鳞茎较大的,可纵切分瓣,瓣宽不小于1 cm,保留内皮。备种量约200 kg/667 m2。 整地,11月至12月实施冬季翻耕,翻耕前剔除林地杂草、石块,清除原有林地植物的老枝、病枝及长度2 m以下侧枝,深翻土地20 cm~30 cm ,耙净树根、竹根、石块及杂草,栽植前7 d~10 d翻耕土地,耕深15 cm~20 cm,结合翻耕施用腐熟农家肥750 kg/667 m2~1500 kg/667 m2。翻耕后耙平,顺坡做畦,畦面宽120 cm,畦沟宽30 cm,畦沟深15 cm~20 cm。腰沟顺坡斜开,间隔10 m,沟宽40 cm~50 cm,沟深20 cm~25 cm,便于操作和排水。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 播种,垂直于畦向开播种沟,沟深5 cm~7 cm,行距10 cm~15 cm。按大小将鳞茎分级单独播种,以4 cm~5 cm穴距摆放鳞茎,鳞茎伤口向下,播完一沟,再开下一沟,同时用土将上一沟已播种的鳞茎覆盖,覆盖厚度以不见鳞茎为宜,如此依次进行。播后用腐殖土覆盖畦面,覆盖厚度5 cm~7 cm,保持畦面中部略高不积水,……
……